水星的表面是陨坑与水冰?

我们人类一直在探索别的星球,一直都没有停下过脚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水星的秘密。看看水星的表面为什么是陨坑与水冰。

陨坑与水冰

尽管水星地表温度很高,但在水星极区的一些陨坑内却存在着水冰。信使号在2012年探测到这些神秘的暗色区域。这些区域终年照射不到阳光,在月球上可能也存在着相似的情况。

还不止于此。水星极区陨坑内的水冰沉积物在一些区域还被某种神秘的暗色物质覆盖。这种物质的温度似乎比水冰稍高一些,厚度约20~30厘米,并且比水星上的任何其他物质都更黑。或许这是某种有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与生命有关系——水星的环境条件对于生命而言太过严酷了,这些很可能只是某种含碳的化学物质而已。

许多距离太阳较远的天体,如彗星和一些富含水冰成分的小行星上都含有有机物。这些小天体中可能会有一部分撞击了水星并将其携带的有机物带到了水星上。

所罗门表示:“如果这一理论正确,那么也就是说这些物质是由曾经将水冰物质带到地球上来的同一批小天体通过撞击作用带到水星上去的。”

彗星甚至根本就不需要直接撞击水星就能将物质播撒到这颗行星的表面。观测显示水星地表的大部分区域都比月球表面更暗,而2015年就有一项研究指出这很有可能是经过的彗星将其含碳物质播撒到水星表面所造成的结果。

拓展

水星太暗了,尽管其含铁量比月亮少得多,但它却比月亮更暗——天文学家一直对此感到困惑不解。但最后,科学家终于解决了这一谜团,使我们更充分地了解水星那迷人的过去。水星拥有大量石墨,就是铅笔里的那个玩意儿。另外,水星表面的现存石墨块也许是形成于古老岩浆海洋的厚重碳壳层的暴露残留物。

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但问题在于:如果水星表面含有百分之几的碳,而其它行星上并没有,那么是什么过程导致了这点呢?

一年前,科学家首次认为,水星表面之所以这么暗,是因为碳、而非更典型的致暗物质(比如铁或钛)。天文学家通过模型模拟,表明水星或许曾在太阳系早期阶段被富含石墨的彗星所撞击。

不过,是NASA的“信使”任务采集到了石墨的直接证据——从2011年至2015年,这是首个对水星表面进行详细地质勘探的航天探测器。研究人员利用“信使”的中子谱仪,对碳的分布进行空间分析,结果发现它和水星最暗的物质有关,而这种物质最有可能源于地壳深层。“信使”任务最后阶段的低空飞行所采集到的石墨数据表明,水星表面可能由百分之几的碳构成,这比太阳系内其它岩态行星要多得多;它们很可能源于行星深处,而非来自彗星。

年幼的水星比现在更热,其地表是翻滚的岩浆。作者表示,石墨可能由岩浆海洋结晶而成,形成了一层原始地壳。如今,这层地壳隐藏在水星地表以下,并由于天外来客的撞击而暴露部分。

我们对太阳系最小的行星知之甚少,仅有两架航天探测器造访过它。相较于冥王星,我们对水星更为陌生,尽管它比冥王星近上30亿英里(48亿千米)。在众多任务之后,科学家仍在修正他们对地月系统形成方式的理解,认为我们真正了解水星早期历史实在是太天真了。“信使”传回了大量数据,而科学家只研究了其中一部分。在接下来数年里,将有丰富的数据等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