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的太阳为什么会发红?

太阳是最常见的恒星之一,所以很多的天文爱好者都会关注太阳的一些信息,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早晚的太阳会发红呢?十问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早晚太阳发红的原因,来欣赏一下吧。

早晚太阳发红的原因

平时我们看太阳是黄白色的.可是早晚的太阳却发红,这是为什么?其实太阳光不是白色也不是红色,她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是:橙,黄,绿,青,蓝,紫.当七种颜色一起射向地球时,我们看到的太阳就是黄白色.

我们知道地球上面是天空,天空中有许多的小水滴,灰尘等杂质.当太阳光穿过天空,遇到这些杂质时,有的颜色被挡住散开了,只有红橙色最厉害,杂质挡不住它们.所以,我们早晚看到的太阳是发红的。

太阳离地球有多远

因为地球绕日轨道是一个椭圆,所以太阳离地球的距离是变化的。

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绕日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日地距离达到最小值,约为一亿四千七百一十万公里(1.471亿公里);

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绕日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日地距离达到最大值,约为一亿五千二百一十万公里(1.521亿公里).

日地距离的平均值是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公里(1.496亿千米)。

太阳的概况

在茫茫宇宙中,太阳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宇宙中的任何一颗恒星的质量都要大于太阳,在造的太阳风延伸到100天文单位远的日球层顶。这个太阳风形成的“气泡”称为太阳圈,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连续结构。太阳或日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著的一个理想球体。其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6)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质量大约是2×10^3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从化学组成来看,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每年7月离太阳最远(称为远日点),每年1月最近(称为近日点),平均距离是1亿4960万公里(天文学上称这个距离为1天文单位)。以平均距离算,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需要经过8分19秒。太阳光中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支持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也支配了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人类从史前时代就一直认为太阳对地球有巨大影响,有许多文化将太阳当成神来崇拜。 对太阳的正确科学认识进展得很慢,直到19世纪初期,杰出的科学家才对太阳的物质组成和能量来源有了一点认识。人类对太阳的理解一直在不断进展中,还有大量有关太阳活动机制方面的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来。

太阳圆面在天空的角直径为32角分,与从地球所见的月球的角直径很接近,是一个奇妙的巧合(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400倍而离我们的距离恰是地月距离的400倍),使日食看起来特别壮观。由于太阳比其他恒星离我们近得多,其视星等达到-26.8,成为地球上看到最明亮的天体。太阳每25.4天自转一周(随纬度有所差异,赤道快,极点慢些,约30.2天),每2.5亿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太阳因自转而呈轻微扁平状,与完美球形相差0.001%,相当于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6km(地球这一差值为21km,月球为9km,木星9000km,土星5500km)。差异虽然很小,但测量这一扁平性却很重要,因为任何稍大一点的扁平程度(哪怕是0.005%)将改变太阳引力对水星轨道的影响,而使根据水星近日点进动对广义相对论所做的检验成为不可信。

在其存在的最后阶段,太阳中的氦将转变成重元素,太阳的体积也将开始不断膨胀,直至将地球吞没。在经过一亿年的红巨星阶段后,太阳将突然坍缩成一颗白矮星--所有恒星存在的最后阶段。再经历几万亿年,它将最终完全冷却,然后慢慢地消失在黑暗里。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在银河系内一千多亿颗恒星中,太阳只是普通的一员,它位于银河系的对称平面附近,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000光年,在银道面以北约26光年, 它一方面绕着银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另一方面又相对于周围恒星以每秒19.7公里的速度朝着织女星附近方向运动。其中心区不停地进行热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